找到相关内容1316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阿姜念与学生的会谈

    不能善护诸根的话,是非常的,正如吃药而不按照药方指示,这样病是不会好的。如果只是修行而没有善护诸根是没有好处的。因此你必须要有善护诸根这样的美德才能修得好,如“心在听”、“心在看”即是善护诸根——...像个棉花球。我知道是因为太偏定,所以改变姿势来修,但结果还是一样。  阿姜念:试试看不要改变所缘的方式来减少定,你会吗?只要提升觉照力。可以试看看吗?  学生:我试但无效。身体还是觉得像要浮起来一样...

    阿姜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3263992.html
  • 大念住经要义(一)

    变化,了知这样的下场无法避免,内心自然生起警惕感,将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,纠正自己生命中错误的行为,自然会精勤修行,心无放逸,努力断除心理上的各种。  总之,以墓墟死尸九相来修习观身念住时,禅修者...C 念兹在兹  其它姿势动作  D 思维不净  E 思维四大  F 九墓墟观  上节讲的“思惟不净”是以活着的身体的三十二个不净身物为对象,观察它们为不净,称为有生命体的不净观。现在说的是以死尸为...

    陈燕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3464176.html
  • 道信与神秀之禅法的比较——兼论惠能所批判之看心、看净的禅法

    。净无形相,却立净相,言是功夫,作  此见者,章自本性,却被净缚。若不动者,见一切人  ,是性不动。迷人自身不动,开口即说人是非,与道违  背。看心、看净,却是障道因缘。  在这段经文当中,惠能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0164202.html
  • 敦煌本《坛经》、《曹溪大师传》以及初期禅宗思想

    大师,何以亦见亦不见?大师言:吾亦见者,常见自,故去亦见;亦不见者,不见天地人罪,所以亦见亦不见也。汝亦痛亦不痛如何?神会答曰:若不痛即同无情木石,若痛即同凡夫,即起于眼。大师言:神会向前,见不见...变化是发生在契嵩本上。  据契嵩本最初的刊刻者郎简在《六祖坛经序》中说,他素来敬重《坛经》,但“其为俗所增损,而文字鄙俚繁杂,殆不可考”。于是,他请契嵩对通行的《坛经》进行校订。不久,“嵩果得曹溪古本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2964295.html
  • 大方等如来藏经探源

    说。虽以言语说,而实无所说。此所谓只为怜愍众生故,建水月道场,兴如幻佛事。   何为尘劳?众生虚妄攀缘六尘,以攀缘六尘故,生一切,落入六道生死疲劳,故名尘劳。   净一切智,此非二乘一切智,乃佛...  大方等如来藏经探源 前言  七年多以前,曾经讲这部大方等如来藏经。当时选讲这部经的著眼点,只是喜图这部经不太长,讲起来费时不太久。同时全经只是九个譬喻,文义明显。讲者不费力,听者容易懂。说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5664308.html
  • 放松禅法

    息。修数时,必须每一数皆「数得清楚,听得明了」切记!   ?修数息禅的过失与要领   关於「数息法」的过失与要领,请再看下一首颂:   多数少数皆,息未尽数亦非当;   对数有疑从头来,昏散干扰莫...失。   ?杂乱失:以入息为出息,或以出息为入息的过失。   持息上,应该避兔两种过失:   ?忆念持息太紧,容成身分支节颤抖等。   ?忆念持息太缓,容易引起身支懈怠,心中??昧等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164439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2)

    情况,而成就了能取与所取,所以见分相分就是属于遍计所执性的。佛教的修养就是要明白遍计所执住的,于一切处对于遍计所执住的性弃而不著。  依他起性是一切事物由于种子遇缘生起现行的现象,就是心法(精神...覆”,隐自己的恶;五“诳”,诈现有德,诈欺他人;六“谄”,阿附取容;七“骄”,自以为是,傲慢于他;八“害”,破坏他人事物;九“嫉”,妒忌他人名利才能;十“悭”,于自所有财法爱惜不舍。  中随烦恼有二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464551.html
  • 宗赜《孝行录》及其与大足宝顶劝孝石刻的关系

    劝人行孝的理由。宗赜在肯定前人看法的基础上,通过申明行孝和不孝祸福来劝孝。《孝顺仪》引《孝行录》说:  “行孝之人,有十种功德;不孝之人,有十种  。且十种功德者:一者父母欢喜;二者众人乐见;  ...《孝顺仪》所引《孝行录》文字的最好总结。  3、《孝行录》以孝与不孝的祸福劝人行善,在此龛中得以表现。《孝顺仪》引《孝行录》说“行孝之人,有十种功德;不孝之人,有十种”,第15号龛下段石刻图样为:...

    侯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2965000.html
  • 太虚大师三教关系论与人间佛教

    却不可以保存人性为限。儒家存心养性,只是养人之性,若依佛法言,则在人类之性外更有万物之性、天道等众生之性,出世之菩萨等性。儒家仅就人事以求其当,就人情以求其安,依据现状稍做调整,不能对现实的做究竟...发明独露所得之一点灵心,自由活泼,绝待无依,不为气质习惯所拘染。太虚大师打了个比方,之前孟子讲的“良知、良能”好比金矿,阳明之“良知”犹如矿中露出之金。...

    许颖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0065149.html
  • 太虚法师著:中国佛学(1)

    意译为“圆寂”。在中国,一般人把圆寂二字乱用于人的死亡,这是一个绝大的错误。圆寂的本义,是功德圆满,寂灭的意思,此已不但是三乘的涅槃寂灭,而是无上圆满的大寂灭。菩提译为觉,无上菩提即无上“妙觉”。此...觉经等简要的佛学,适合当时文化,机教相扣。同时乐于山洞崖窟,其简单生活,禅静修养,遇有访求参问者,为示简要而切于实际之要旨。如此适于土人习俗之风尚,遂养成中国佛学在禅之特质。  从梵僧来化,及能领受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4665237.html